2025年上海实现城市运行"一网统管"覆盖率100%,建成数字孪生城市底座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8%,形成"数治城市、智惠民生"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。

【本报首席记者 张科技 上海报道】清晨6点,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已开始模拟全天交通流量;上午10点,南京西路商圈的智能灯杆实时监测环境数据;深夜11点,社区独居老人的智能手环自动发送健康报告——这三个数字化场景,勾勒出2025年上海作为全球数字之都的日常图景。
■ 2025关键里程碑(数据来源:上海市经信委)
1. 基础设施:
- 5G基站密度达28个/平方公里
- 城市物联网终端超1.2亿个
- 算力规模进入全球前三
2. 治理效能:
√ 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事项达3500项
√ 应急响应速度提升55%
爱上海最新论坛 √ 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时效缩短至15分钟
3. 产业创新:
☆ 数字经济企业总数突破8万家
☆ 区块链应用场景达200个
☆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全国占比30%
■ 标杆项目深度解码
【"云上外滩"数字镜像工程】
• 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数字孪生体
上海水磨外卖工作室 • 实时接入10万+城市感知设备
• 实现建筑"数字体检"全覆盖
【张江科学城"未来车"示范区】
→ 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500公里
→ 落地无人驾驶商业运营
→ 建成车路协同云控平台
【徐汇滨江"艺术数字孪生"】
★ 全球首个AI策展系统
上海喝茶群vx ★ 区块链艺术品确权平台
★ 元宇宙美术馆年访客破千万
■ 市民数字生活调查
- 92%市民使用"随申办"办理政务
- 78%家庭接入社区数字服务平台
- 65%老年人掌握基本数字技能
"上海正在定义未来城市的中国标准。"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表示。2025年的黄浦江两岸,物理空间与数字世界深度交融,这座东方明珠正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,谱写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篇章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