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记忆重构:外滩源的百年建筑如何讲述未来故事》 【第一章 银行大楼里的数字实验室】原有利银行大楼的科林斯柱廊下,90后创业者张睿团队正在调试AR历史重现系统。"轻轻一扫手机,就能看到1948年外汇交易大厅的实景。"这座新古典主义
【梧桐密码】衡复风貌区:上海城市更新的"柔性革命" 【晨光里的建筑针灸术】2025年7月,乌鲁木齐中路的"衡复小蓝"施工团队正用内窥镜修复一栋1936年西班牙式洋房的木结构。这种最小干预的修缮工艺,源自上海城建档案馆发现的1947年工部
【城市观察】梧桐区的新生:2025衡复风貌区保护与再生记 【电头】本报城市更新调查组 上海报道■ 清晨的两种韵律武康路100弄,82岁的张奶奶正在给阳台的盆栽浇水,而隔壁的年轻设计师已开始调试建筑扫描仪。"我们正在为这些老房子建立数字